- 11-09健康管理師考試題型及重點章節 上機
- 11-09健康管理師報名材料是什么 提交要求
- 11-09健康管理師報名資料有哪些
- 11-08高級健康管理師考試內容有哪些 申請
- 11-082023下半年江蘇健康管理師考試準考證
- 11-07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行業發展 報名流
- 11-07健康管理師證書怎么領取補貼 補貼發
- 11-04健康管理師合格證書查詢方式是什么
- 11-032023下半年重慶健康管理師考試成績公
- 11-02健康管理師報名資料有哪些,提交要
2023年全國各地健康管理師報名通知,考試準考證打印時間
進入上半年以來,健康行業又迎來了新的一期健康管理師報考,由于很多人是初次報名,小編為大家總結了以下報名指南。
根據往年考試經驗判斷,2023年健康管理師考試共有4次機會,上半年和下半年各有2次考試。
2023年健康管理師是什么時候考試
現在健康管理師考試由各省市單獨組織進行,因此各地考試時間不一樣?,F在部分地區已經公布了考試時間,如重慶、四川、吉林、湖北、陜西等地??忌缦肓私馑诘亟】倒芾韼煹目荚嚂r間,可以咨詢當地考試中心。
健康管理師報考通知,招募100人參加培訓計劃
健康管理師是2005年10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四批正式發布的11個新職業之一。2005年12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425號文件《 關于同意將醫療救護員等2個新職業納入衛生行業特有職業范圍的函》將健康管理師列為衛生行業特有職業(工種)歸入原衛生部進行管理。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負責該職業的職業技能鑒定相關工作。為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意識和身體素質,培養和造就健康管理人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及衛健委等教育培訓中心推出健康管理師崗位能力培訓計劃。獲得證書后利于轉崗、職場提升、就業、創業、副業。
此課程旨在培養更多健康管理人才,補充大健康行業領域的人才缺口。目前報名通道已開啟,符合條件者,考過每人可前往人社申請2000元補貼。
2023年健康管理師報名交費時間在什么時候
健康管理師考試各地報名繳費時間不一致,考生一定要關注個人所在地區考試中心通知,必須在本地的規定繳費日期內完成考試報名費用的繳納,只有完成繳費才能算報名成功。
2023年健康管理師考試準考證打印時段
健康管理師考試準考證一般于考試前一星期開始打印??忌诋數刂付▓竺肟趫竺荚嚨?,到時候可以登錄官網報名系統打印準考證;找培訓機構報名的考生,一般情況下均是機構統一打印準考證,再聯系考生去領取。
項目培訓的意義
我國現在正在積極提倡“治未病”的概念,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就有提到,探索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險為一體的健康保障體系。以及促進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發展,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務行業。
建立以預防為主的大健康體系,能夠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這是降低社會醫療成本、緩解醫療壓力、解決醫改難題的突破口。
健康管理師正是大健康行業領域中的職業之一,因目前人才缺口較大,各個機關、企業、學習等也都積極開展加強健康管理知識相關的教育課程。
1、學會照顧自己和家人
對自身來說,不僅可以學習知識、獲取證書,還可以學會看懂體檢報告、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需求。
對家庭來說,也可以學會怎么更好地從飲食、作息、運動等日常生活角度來照顧家中的老人與小孩,未病先“治”。讓家庭在未來的幾十年盡可能減少醫療開支,少得病、不得病、家庭幸福。
2、市場需求較大
在國家“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醫療理念推行后,健康管理師這一行業越來越受到關注。在傳統觀念中我們都認為不舒服時應該找醫生,殊不知其實健康管理師也是國民健康管理的主力軍。
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對人群或個人健康和疾病的監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維護和健康促進的專業人員,也是營養師、心理咨詢師、體檢醫生、預防醫學醫生、健康教育專家、醫學信息管理人員的綜合體。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并不少見,目前就薪酬情況而言,還是比較可觀的。
2023年健康管理師考試下載打印準考證方式有幾種
健康管理師準考證分成“個人打印”和“機構統一打印”兩種方式。個人報名的考生在規定時間之內登錄報名網址打印準考證;選擇機構報考的考生,一般情況下都是機構一致打印準考證,然后聯絡考生去領取。
2023年健康管理師證考試費多少?各地不一
健康管理師現在是各地區自己組織的,所以報考費也有所不同。如:陜西三級健康管理師報名費為360元/人;江蘇三級健康管理師為330元/人次;山東三級健康管理師報名費為380元/人。行業動態:
《清華城市健康指數2022》研究發現,從總體趨勢上看,全國城市健康水平穩步提升;中小城市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較快,與大城市組差距逐漸減小。在核心格局方面,大城市組京、滬、杭、寧、深引領全國;中小城市組湖州、衢州、威海、黃山、本溪位列前五名;區域格局上珠三角、長三角城市群健康水平優勢顯著。從產業特征角度分析,大健康產業發展逆勢上揚。而在健康設施方面,居民健康服務“最后一公里”仍亟待打通。